校园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
校庆专稿:苏北如东中学诞生初期片段
苏北如东中学诞生初期片段
吴光焘 曾任如东中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长
1949年春,如东一中、二中合并,从农村迁到掘港镇,更名为苏北如东中学,隶属苏北行署领导。那时,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虽时光如流水,转眼已过60年,但苏北如东中学诞生初期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就地取材 因陋就简
解放战争期间,敌军占据了如东所有大小集镇,经常下乡“扫荡”、“清剿”、“合击”,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只能在农村坚持游击教学,敌来我散,敌去我聚,没有固定地点,临时借用群众家的房屋做教室,饭桌做学桌,门板做黑板。师生都分散食宿在自家或亲友家。因此,一中、二中合并迁校时,只用了一条小船装着几张破旧学桌运到掘港。
建校伊始,各项设备严重匮乏,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采取了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办法,首先解决教学生活方面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位于掘港镇西首的西方寺、三元宫、西庵三大寺庵的房子,未作任何改造做了校舍。学桌不够,利用庙里的香案做学桌。没有操场,利用三元宫正殿前的大天井做操场,可以跑步做操;在天井东西两头的走廊柱子上各钉一个铁圈儿,可以打篮球;在天井南北两边拉起排球网,可以打排球。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南边有座天主教堂,教堂里供教徒做礼拜的大厅,既长又宽,可以跑步、做操、打排球,也成了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的操场。西方寺北边有一块荒芜了多年的空地,杂草丛生,碎砖瓦砾遍地,地下还埋着一尺多深的砖砌墙脚。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发动班主任带领学生轮流到那里清理场地。同学们既没有劳动工具,又不戴劳动手套,不怕苦,不怕累,受伤不下“战场”。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久就把那块空地清理好了。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随即在场地上竖了一付篮球架,从此,体育课结束了“游击教学”。
响应号召 报国情深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危机我国安全,党和国家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同时号召学生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会后,学生们热血沸腾,纷纷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递交申请报告。初三班30名同学全都打了申请报告,其中缪则还、金玉良两同学表现非常积极。缪则还经体检后发现眼睛近视,体经不合格,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未予批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竟大哭起来,虽经老师一再劝说,却依然泣不成声。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领导鉴于他的报国热情可嘉,特破格予以批准。当他得知这一喜讯后,立即破涕为笑,高兴得跳起来。金玉良同学是个独生子,父母对他特别疼爱,在他上中学时,家里就为他订了婚。他打了参军报告后,就想解除婚约,以便一心一意报效祖国。但他又考虑到母亲对他参军的矛盾心理:既赞成,又担忧。自从他报名参军后,就常看到母亲眼里含着泪水。如果参军前就向父母提出解除婚约,肯定会增加母亲的痛苦。于是他在入伍后写了封家信,提出了解除婚约的请求。
为了支援抗美援朝,国家发行救国公债券,号召广大干群踊跃认购救国公债券。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积极响应号召,认购了400万元老币,折合新币4万元,相当于我八个月的工资,受到县里的通报表扬。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我捐献了50元新币,相当于我的一个月的工资。
齐心合力 抗灾自救
1949年秋,有一天,如东地区遭受强台风和暴雨的肆虐,河水已漫上岸,街道上积水齐膝可依然风雨交加。这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一面敲锣,一面大声疾呼:“东坝头漫水啦,海水倒灌啦,快去抢险救灾啊!”虞儋老师和胡甲祥同学听到呼叫声,立即冲出校门,校里几十人跟着也冲出去。虞儋老师是个跛脚人,但他竭尽全力投入抢险抗灾,走路速度不落人后,搬运泥土不比人少,脚上受伤流血,不下“火线”,虞老师率先垂危的举动给学生们很大的影响。
由于1949年秋特大暴风雨的侵袭,造成1950年的严重春荒。为了顺利渡过灾荒,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增加助学金,确保所有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费用;二是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经济条件较好的师生自找需要接济的同学给予资助;三是节约粮食,有时中午吃粥,或用面粉与水调和后,切成条块状,加蔡煮成菜面糊;四是同学自动到农村拾草和掏鸟儿窝,节省火草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地渡过了严重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