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破解“长寿之谜”
――转自2008年5月9日新民晚报
两百多位慈祥宁静的百岁寿星,成就了如皋这片神秘的千年古邑长寿之乡的著名。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皋长寿现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王小何以气候环境破解“如皋长寿之谜”,日前捧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睿智而腼腆的高中生。
从气象预报中敏锐捕捉课题
接触这个课题,完全出于他对生活的细心留心和认真观察。一次,王小何看到《现代养生》杂志上的资料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类之所以能健康长寿,60%取决于自己,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 10 % ,医疗条件占 8 %,而气候条件也占 7 % ,意识到气候很可能就是研究如皋长寿现象新的突破口,便着手记录南通电视合的气象预报,结果意外地发现, 2006 年 10 月份如皋的平均气温为
适当的低温降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他拿出近三万字的研究报告,标题是《江苏如泉市的气候环境对长寿影响的研究》,如数家珍地谈起了他的探索历程。他统计出1971―2006年如皋的平均气温为
他还运用美国气象学家特吉旺(Terjung)的气候舒适评估模型来研究人体的生理感受,首次计算出了36年如皋的温湿指数,证实多数时间人体处于“舒适”和“舒凉”状态。而在“舒适”和“舒凉”状态下,人体感觉是最好的,精神状态饱满,非常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自然保护区标准
该项目着重调查了如皋空气环境质量,计算出 2000年以后如皋的二氧化硫日均值为0.016毫克/标立力米,二氧化氮的日均值为0.029毫克/标立方米,前者比国家一级标准低 2.1 倍,后者比国家一级标准低 1.8 倍。也就是说,尽管如皋人口稠密,但由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其空气质量已经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标准。
近七年如皋降水年均 pH值为 6.26,酸雨发生率为 2.53 %。而同期江苏降水年均 pH 值为5.83%,酸雨发生率为 30 %。更令人称奇的是七年中居然有三年的阪雨发生率为零。“对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的如皋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王小何对记者说。
《黄帝内经》有记载:“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温燥火。”他还调查了 1016 位寿星(其中包括58名百岁老人)的呼吸道疾病、关节痛等七种常见气象病的发生情况,发现如泉寿星的气象病发生率还不到10%,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最高的前三位是关节痛、感冒和皮肤病。长寿老人对如皋气候环境的满意度达到了 88.6 %。
青少年创新大赛的佼佼者
王小何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在江苏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的决赛现场,该项目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王小柯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该作品已被选送参加第 23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