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校园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

生命的感恩 生命的脚步

生命的感恩  生命的脚步

 ――写在如东中学建校70周年之际

黄卫

我愿用朴素的语言述说我对生命深深的感恩,我愿用真实的经历分享我对生命的一点感悟,献给我所有的老师、长辈、亲朋好友、同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友,也与正在探索和将要探索的朋友们共勉。

我深深地感谢我们的党和我们的时代!我深深感谢如东县宾山小学、如东县中学的领导、老师们!

1978年,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重视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在安定、上进的社会环境,我立下了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志向。很幸运,我实现了我的梦想,而且超过了我所求所想。

我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学生,但因为一个个老师的启迪、耐心和严格,我就象一块粗陋的石头,被精心雕凿,被不断提升。虽然位居苏北小县城,老师们的见识帮助我突破了狭窄的视野;他们的敬业帮助我打下了各科扎实的基础,使有几份自卑的我在进入更高学府学习的时候,很快就专心于学业,目标于更高的台阶。我也感谢于我的母校,帮助我完成了品格教育、挫折教育,在我离家求学的道路上,当我面对人生许多低谷、失败和诱惑的时候,我仍能记住老师们的教导、鼓励和提醒,走过一个又一个险关。

我也深深感谢我的同学、校友和南通籍的师姐、师兄和老乡们。无论交往长短,他们热忱的关心和指点都是雪中送炭,温暖了我的心,给我前行的动力。

我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兄嫂和亲朋好友。他们持之以恒、默默的奉献以及他们的言传身教,铸造了我一生的品格,为我求学提供了稳定的心理依靠和经济基础。

1994年我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获得了生理学理学博士,两年后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副教授。199761我来到了香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香港大学解剖系主任苏国辉教授的实验室从事视神经再生的研究。

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一样,是可以再生的。只是难度不同,而且随着神经纤维距离其神经细胞体越远,它们的再生能力就越弱。发现抵制再生的因素、寻找最有效的神经营养因子、尝试更远距离损伤视神经的再生模型一直是这个实验室主攻方向。他们的研究成果给盲人,给中枢神经损伤的病人带来福音。我承担的课题是在金黄地鼠视上丘臂切断视神经纤维后探讨其再生及机制。这是实验室当时较难的课题。课题的挑战、英语的不够、港岛拥挤的生存空间以及对幼女的牵挂,曾成为我的心理重担。但很幸运,我得到了从导师们、同事们以及家人的指导、鼓励和支持,我走出了心理困境。一年后,我圆满完成了这个研究课题。在这期间,我参加了第十八届香港地区神经科学大会并作大会发言,汇报了我在中国大陆的研究工作,引起同行们极大兴趣。在我离开香港前夕,我得到了美国犹他大学提供的博士后位置。在美国驻香港的领事馆,我用流利的英语告诉签证官,作为一个中国的副教授,我希望建立国际交流的关系。我得到了签证。

199871,我来到了美国犹他大学。犹他大学位于美国西部犹他州的州府盐湖城。盐湖城的雪是全世界有名的,2002年冬季奥运会曾在这个美丽安怡的城市举办。十年的留美生活,我都是在犹他大学渡过的。由于没有绿卡,由于语言还不够,由于研究背景总不够,我常常在各样冲击中走过每一天。在挫折中,我看到自己的学识有限,认识有限;在委曲中,我看到过去骄傲的我,体会到因别人有意无意的骄傲而受到伤害的滋味;在低谷中,我更深刻感受到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在痛苦中,我明白:我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普通人。任何人是没有权力选择自己出生家庭和出生时代,但我们有权力选择上进、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举足不前中,我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也认识到自己作为普通人对家庭、对家族、对祖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走出了自怜、埋怨和苦毒的心境。这十年,我走得很艰难,但我一直在往前走。出国十年,我在国际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十二篇论文(四篇是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是与一位教授及其学生共同合作发表的。这位教授就是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卡佩奇教授。

我参加了2007108在犹他大学遗传系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发布会和遗传系举办的庆祝会。在代表染色体双螺旋结构的楼梯讲台上,作为第一个中国人,我上台即兴发言,我说:“今天,每一个人都很激动,包括我七岁的儿子。在这座大楼里,他曾遇到过马里奥・卡佩奇教授,他悄悄告诉我马里奥长得很象爱因斯坦。”我的话让全场沸腾起来,持重的系主任做起了鬼脸,卡佩奇教授(他也是系主任)眼中流露出童稚的神情,记者摄下了这一精彩瞬间,当晚登上盐湖城报纸。在大家安静之后,我接着说:“作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我也会常常沮丧。但今天的好消息让我一生受振奋。我想现在是我们大家团结起来,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做得更成效的时期。”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马里奥・卡佩奇教授的故事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从二战意大利街头的流浪,走到科学的顶峰,一路的崎岖,艰辛是可以想象,又是难以想象和承受的。他的基因把靶技术给哺乳类生物学带来了革命,并表明基础科学研究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治愈,为肿瘤病人和遗传性疾病的病人带来福音。在我几乎想放弃科学研究的时刻,因为身边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我生命的火焰再度被挑旺。我头脑中有一个平安、明亮的意念告诉我:“往前走,继续寻找你想使盲人重见光明的梦。”20071012,我再度叩开了犹他大学眼科系的大门……

现在,我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承担“钙离子在青光眼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及青光眼防治”的课题,同时兼任实验室主管。峰回路转,生命的脚步进入了一个明亮的里程。当然,每天仍有各样的挑战、挫折和磨炼。因为信心、勇气和忍耐,我愿意量着自己的能力往前走,也愿“建立国际学术交流关系”的梦想成真。

(黄卫,1979-1985年校友,现在美国美国犹他大学从事科研工作)

 

 

[打印文章]
智慧·如中